网上有关“童第周的短篇小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童第周的短篇小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生物学家童第周出生在浙江鄞县的一个小山村。他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堂,只能一面跟父亲念古书,一面帮助家里劳动。
十七岁那年,童第周想报考宁波效实中学。这所中学是浙江省的一所学校,入学成绩特别高,而且年内只招收三年级插班生。家里人都劝他不要异想天开,然而,童第周胸有成竹地答道:“我拼上一个暑假,准行!”
考试结果,童第周果真被录取了。他成了效实中学有史以来第一个没有上过中学而考取三年级的插班生。
不过,不少人仍在猜测,这个山村娃子究竟能不能跟上班。第一学期,他的总平均成绩只有45分,英语更是考得糟糕。学校动员他退学或降级。他含着眼泪,一再向校长请求再跟班试读一学期。学校勉强同意后,他便以惊人的毅力去攻克学习难关。
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在路灯下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仍然站在路灯下自修功课。学监发现了,关上路灯逼他进屋。他趁学监不注意,又跑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把学监也感动了。就这样,第二学期他终于赶上来了,总平均70分,几何还考了100分。
直到晚年,童第周还对此记忆犹新,他说:“这使我知道,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界上的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2、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
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
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扩展资料
童第周,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教;1934年起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任教;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
百度百科--童第周
关于“童第周的短篇小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思寸灰]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boyu.cn/sz/450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思寸灰”!
希望本篇文章《童第周的短篇小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童第周的短篇小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童第周的短篇小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生物学家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