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代中的“月俸两石”是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中的“月俸两石”是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古代中的“月俸两石”,在古代一石等于十斗,约为1两8钱银子,即1800文钱。约为现在的400元左右。
二、解释
清代《四库全书》中记载:“上白米(石)九钱五分,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下白米(石)八钱三分,白面(斤)九文,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上等白米一石需要白银九钱五分,中等白米一石需要白银九钱二分六厘八钱,下等白米一石需要白银八钱三分,白面一斤九文钱,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一千文钱。)
由此平均下来1石约为1两8钱银子。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古代一文钱1文钱 约等于人民币0.2元,两石约相当于400元左右。
扩展资料
明朝官员品级和俸禄(万历年间)
一、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
二、从一品(月俸七十二石)
三、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
四、从二品(月俸四十八石)
五、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
六、从三品(月俸二十六石)
七、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
八、从四品(月俸二十石)
九、正五品(月俸十六石)
十、从五品(月俸十四石)
十一、正六品(月俸十石)
十二、从六品(月俸八石)
十三、正七品(月俸七石五斗)
十四、从七品(月俸七石)
十五、正八品(月俸六石六斗)
十六、从八品(月俸六石)
十七、正九品(月俸五石五斗)
十八、从九品(月俸五石)
古代金银铜换算比例多少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钱虽然俗气却成了一个不能不被看中东西。像宝玉这样的公子哥,他贾府最受宠的少爷,他有很多钱,他可以不在乎也可以不懂钱,但是像贾芸、刘姥姥这样的平凡的人,他们都是懂钱的人,钱是生存的根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
生活处处都需要钱,很多人对钱不敏感是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到了钱。红楼梦中多次提到了二十两银子,那么这个钱到底有多少呢?
《红楼梦》中二十两银子可以做些什么呢?在电视里能够看到人们时常吃顿饭就需要很多的银子,少则十多两,多则上百两。很多大侠随随便便就能丢给别人一锭很大的银子,这样就可以判断二十两银子很少吗?千万不要被电视剧所误导,二十两在《红楼梦》的时代已经很多,已经可以做很多事了。
卜世仁冷笑道:“再休提赊欠一事……谁要赊欠,就要罚他二十两银子的东道。
探春便说:“给他二十两银子。把这帐留下,我们细看看。”吴新登家的去了。
卜世仁是贾芸的舅舅,贾芸请他帮忙赊一些麝香和冰片去向王熙凤寻求一份工作,可是他的舅舅却拿这句话做借口不借,他说二十两银子都够请他铺子里所有的人吃饭了;探春给的这二十两银子是作为赵姨娘的弟弟的丧葬费,贾府这样的标准给下人说明这钱足够整场丧事的使用了。
其实除却这些,二十两还有很多的作用。王熙凤的生日,贾母和薛姨妈每人出资二十两;刘姥姥第一次到贾府打秋风,王熙凤给了她二十两;秦钟到贾府的学堂上学,秦父准备了24两银子的见面礼给教书先生。
二十两银子看多不多,少到只够贾府的一顿螃蟹宴,二十两银子看少不少,多到能够让刘姥姥这样的农村人家过一年了。二十两银子并没有改变,只是它对于每个人的价值不一样。对于不同消费观的人来说,它的存在价值也不同,那么二十两银子换算成如今到底又会是多少钱呢?
二十两银子的汇率,到如今又是多少钱从中国早期实物货币之一天然贝,称贝币开始,钱就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物交换的时代早就过去,用钱换物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于是钱就成了等价交换物,它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历史上,铜钱的购买力由其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兑换价决定,例如:据《三朝北盟会编》载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两金兑20贯,1两银兑1.5贯。岳珂的《金陀续编》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1两金兑30贯,1两银兑2.3贯。清朝从顺治到康熙时候都试图将兑换价稳定在1两银=1贯。道光年间,由于进口鸦片和后来的鸦片战争,白银涨价,约是1两银兑2贯左右。
在《红楼梦》中太太和**们的生活一直都是以银子来作为工资,下人们的工资才会出现一吊钱或者几百钱。曾经提到过袭人的月钱是1两银子,晴雯等二等丫头的月钱一吊钱,佳惠等小丫头的月钱人各500钱。那这样算下来1两银子不等于1吊钱,按照500钱递减的规律,在贾府这个时期,1两银子等于1500钱,1吊钱等于1000钱。
明清一两相当于现在600到800块,宋大概在2200块。这个根据包公的工资用实物折算算出来的。所以在当时二十两银子大概就是12000块到16000块,根据我们家乡农村人家一年做烤烟能够挣到4到5万,那么他们一家节省一些花一半存一半的钱,大概也就是2.5万到3万之间。
二十两银子不是一笔巨款但是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结合上面的换算来看,二十两银子确实不是一笔巨款但是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二十两银子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帮助一个家庭度过寒冬,解决当时的困难,可是这钱也可能只是贾母、王夫人和李纨等大户人家的夫人们一个月的月钱而已,这钱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有不同的价值,也会带来不同的效益。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换算比例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注意银子作为货币从晋朝才开始,金子作为国家承认的货币一直要到民国,在民间私自流通从明朝开始金子也具有一定的货币属性
1,北宋期间金银兑换大约为
1两金=9两银
2,南宋初年,银与铜钱的兑换大约为
1两银=3贯=3000文
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一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加5000两金子。
一两银计2.5贯,一两金合30贯
明朝及清朝如楼上
银票如下: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银票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银票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银票——“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银票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银票。
“官银票”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银票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银票”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银票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银票”为“钱引”,改“银票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银票”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银票为钱引。“钱引”与“银票”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到了元代,进一步完善了银票制度。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发现了元代使用的银票,于1298年撰写的《马可波罗记》中,详细介绍了中国银票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洲人了解了银票。美国学者罗波特·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银票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
清朝末年,清王朝经济困难,国库空虚,为筹措军需费用,不得不一改长达二百年不印发银票的初衷,于咸丰三年(1853年)印制了清王朝建立以来的首种银票户部官票。此次发行的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五种。票面正中上方用满、汉两种文字额书,户部官票;四字。中书,准二两平足色银壹两。票面下方有注文楷书;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货。户部官票的背面,在市场流通中依次签字花押。
关于“古代中的“月俸两石”是多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乌雅宏骞]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boyu.cn/sz/44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乌雅宏骞”!
希望本篇文章《古代中的“月俸两石”是多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代中的“月俸两石”是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中的“月俸两石”是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