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怎样评价胡适这个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评价胡适这个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物评价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
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扩展资料
胡适的思想主张
“自由主义的基础在个人主义” 。胡适强调自由思想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并以易卜生的个人主义作为经典话语,鼓吹个性解放。
胡适认为“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他的特性有两种:
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
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在胡适看来,中国被传统政治文化统治了二千多年,个人被彻底扼杀,造成了中国的僵死和落后。
而“一个新社会、新国家,总是一些爱自由爱真理的人造成的,决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所以,中国的出路在倡导个人主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把自己铸造成器,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爱自由爱真理的人。
在思想信仰上独立思想,独立评判,不迷信权威,不崇拜教条,不固执成见,用“存疑”的眼光“重估一切价值”,同时要敢于负责任。胡适特别说明:这“就是我们当时提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
我们当日介绍易卜生(Ibsen)的著作,也正是因为易卜生的思想最可以代表那种健全的个人主义。这种思想有两个中心见解:第一是充分发展个人的才能,就是易卜生说的:‘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像易卜生的《国民公敌》戏剧里的斯铎曼医生那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 。
这种个人主义的内核是个人的人格独立,个人的思想自由,个人的社会责任,——既敢于独立做事,敢于承担个人责任,又不怕权威,坚持真理。这种个人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
百度百科-胡适
知乎上曾有人问:“一个人,到底是群居好,还是独处好?”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是朱自清说的一句话:“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在书中看过胡适先生的经历。年轻时候,胡适先生是一位不太合群的人。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几乎从不应酬,空闲时间就用来看书和写作。
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24岁就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的初试。
1917年,胡适回到国内任北大教授,当时社会局势动荡,正处于新旧变革时期。为了报国救民,胡适走出书斋,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
当时北京城里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足见他交际广泛。
他先后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一同办报刊编杂志,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后来又担任北大校长和文化部部长等职位,是妥妥的交际达人。
但骨子里,他仍是一名书生。白天,他不得不去应酬,周转于各色人物之间,长袖善舞。
到了晚上,关起门来,他就躲进书房,潜心研究学问,写出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重要作品。
胡适先生的经历,恰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独处飞得高,合群走得远。”
这也让我想起网上曾经的一个报道,全世界的狼都有一个共同习性:在寒冷的冬天里,它们集合成群,相互协助,共度寒冬;但冬天过后,狼群们就各自散开,自己照顾自己。
人生在世,也是如此,既要敢于和别人打交道,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获得教益。
同时也要学会与自我相处,在独处中不断学习,打磨技能,提升学识。
活在世上,既要有群居的实力,也要有独处的能力。
余生,愿你我既能适应合群,也能享受独处,成就更好的自己。
关于“怎样评价胡适这个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静霜]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boyu.cn/sz/28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静霜”!
希望本篇文章《怎样评价胡适这个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怎样评价胡适这个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评价胡适这个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人物评价胡...